日前,有市民反映
南阳城区北外环带状公园内
疑似出现
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卵块
卵块散布
已有孵化迹象
4日上午,记者来到位于京宛大道与黄河大道附近的北外环带状公园,看到在百余米的浅水区域中,林立的干枯植物茎秆上,散布着一个个如指肚大小的卵块,粉红色,呈椭圆形。
仔细观察,卵块由一个个直径约两毫米的圆形卵组成,排列整齐,如同一串葡萄。部分卵块已经发白、孵化。
根据现场情况及所拍摄照片,记者咨询了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执业兽医师(水生动物类)、副教授邓奇志,确认这些卵块属于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卵块。
“福寿螺产卵较多且孵化较快,繁殖力强。”邓奇志表示,福寿螺卵块通常产在水面以上干燥物体或植株的表面,如茎秆、沟壁、墙壁、田埂、杂草上等,具有黏附性。
每个卵块有200粒以上的卵,在25℃~32℃适宜水温条件下,7天~14天就能孵化。孵化后,两到三个月即可达到性成熟,进行繁殖。
勿食用
避免寄生虫感染
“福寿螺本身是寄生虫的中间宿主,其卵内也含有较多寄生虫。”邓奇志介绍,福寿螺内寄生虫种类繁多,包括危害人类健康的管圆线虫、血吸虫等,如果人们食用了未煮熟的福寿螺,这些寄生虫就可能进入人体,引发各种疾病。同样,误食福寿螺卵也会造成寄生虫感染。另外,福寿螺卵还可能含有重金属、农药残留等其他水体污染物,如若食用,将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。
据了解,福寿螺被列为全球100种恶性入侵物种之一,也是我国首批公布的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。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,能够在各种环境中迅速扩散并繁殖。福寿螺会与本土水生生物竞争空间和食物,威胁本土物种的生存,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。
“福寿螺属杂食性动物,浮萍、水草等水生植物及水中腐烂的动物尸体都在其食谱范围内。”邓奇志表示,如发现福寿螺或其卵块,可进行人工清除,也可采用生物防控,在福寿螺水域引入食螺生物麻鸭、鲤鱼、青鱼等,还可采取无害的植物农药进行药物防治。
邓奇志建议,市民游玩时尽量不要捡拾福寿螺并加工食用。家长也要避免孩子用手触摸福寿螺卵块,尤其是有伤口的部位严禁触碰,以免造成寄生虫感染。
扩大排查
拉网式清除
北外环带状公园管护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已发现福寿螺繁殖的迹象,同时也有市民通过12345市长热线等渠道向他们反映了该情况,目前,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管中心已安排作业人员采取措施。
“已清理水域面积3500余平方米,喷洒专用药物2万余平方米。”该区城管中心副主任宋改云告诉记者,截至9月2日,管护人员在公园内采用拉网式清除,对发现的福寿螺卵块进行摘除并销毁约2公斤,并专门采购了对鱼类和水生植物无害的环保杀螺剂进行喷洒。同时安排管护人员持续扩大排查区域,做到“多巡视、早发现、早处理”。
福寿螺与田螺有何不同?
大小:福寿螺大如核桃或鸡蛋,田螺较小。
壳质:福寿螺壳脆易碎,田螺壳坚硬。